+86 13683842418    
625006192@qq.com
Menu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 +86 13683842418

  • +86 13683842418

  • 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 625006192@qq.com

DNA 甲基化研究方法

Source:游离DNA保存管Author:admin Addtime:2018/09/04 Click:

原作者:Carlos Guerrero-Bosagna; Department of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 Linköping University, Sweden.

翻译者:核酸提取专家www.ex-dna.com

前言
 

DNA甲基化是一种影响CG双碱基的复制后化学修饰反应。在该过程中,甲基基团(CH3)以共价键的方式被修饰到CG碱基的胞嘧啶C上[1]。该修饰是被一种叫做DNA甲基转移酶(Dnmts,DNA methyltransferases enzymes)催化反应的,其发生的部位是CG双碱基的胞嘧啶C的碳5位置,通常称作CpG位点(如上图)。

1. Laird P, Jaenisch R. The role of DNA methylation in cancer genetic and epigenetics. Annu Rev Genet. 1996;30:441-64

底物的来源

由于DNA甲基化是一种酶催化的甲基基团转移到CpG双碱基上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有甲基供体化合物来提供甲基基团。甲基基团一般来源于饮食,常见的有叶酸、甜菜碱(betaine)和维生素B12。这些甲基供体化合物最终可以影响甲硫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代谢[2],其中SAM是某些甲基转移酶最主要的甲基供体

2. Van den Veyver I. Genetic effects of methylation diets. Annu Rev Nutr. 2002;22:255-82.  

酶的种类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了解了一些甲基转移酶(Dnmts),其作用各不相同但有时候会有某些重叠。Dnmt3A和Dnmt3B涉及到发育早期未甲基化DNA的甲基化谱式的建立,因此被称为从头的甲基转移酶(de novo methyltransferase)。而Dnmt1则倾向作用于半甲基化的DNA,对于维持DNA甲基化谱式至关重要。DNA甲基化复合物机器在一些藻类、真菌、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都有被发现 。

DNA甲基化的功能
 

对DNA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最广为人知的机制是甲基化影响了促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但是,DNA的甲基化也能促进基因的表达,这是因为DNA甲基化可以影响某些绝缘子的结合,从而允许附件增强子发挥作用

DNA甲基化与发育

近年来研究比较清楚的是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于发育期间的表观遗传调控是必不可少的生物学事件。DNA甲基化谱式在受精到囊胚植入前和胚系分化的早期特别容易被重编程[3]。尽管在子宫内的表观重编程传统认为是不可逆的,但近期一些研究表明母亲饮食介导的表观遗传学变化可以在后代的青少年时期被摄入的叶酸逆转[4]。胚系发育起始大部分表观遗传印记会被擦除[3],然后在性别决定的起始时期DNA甲基化谱式会被重建。除此之外,在胚系发育的起始期还会涉及其他表观遗传的变化。该表观遗传重编程的时期代表着个体发育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时期,而且这一表观遗传谱式可以被诱导且在代际间永久传递 。

3. Reik W, Dean W, Walter J.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Science. 2001;293:1089-93. 

4. Burdge G, Lillycrop K, Phillips E, Slater-Jefferies J, Jackson A, Hanson M.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during the juvenile-pubertal period in rats modifies the phenotype and epigenotype induced by prenatal nutrition. J Nutr. 2009;139:1054-60.

DNA甲基化与疾病

对于成年个体疾病的病原学机制,研究者一般认为其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进程是疾病的发源起点。近来发现一些列疾病均包含有表观遗传学元素的病因,比如过敏反应、肝癌、胃癌 、哮喘、结肠癌、前列腺癌、HIV的潜伏、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还有些研究描述了DNA甲基化与母系影响,以及社会生物学层面的表现,如行为、抑郁和脑部疾病之间的关系。因此,使用生物信息学以及一些列可靠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检测DNA甲基化显得及其重要。

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
 

在过去30年,随着表观遗传标志物挖掘技术的进步,人们才得以深刻理解表观遗传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分为三种:全局甲基化(global methylation)、局部甲基化(local methylation),以及基因组尺度的甲基化(genome­wide methylation)。

第一种:全局甲基化

全局甲基化分析是第一种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其目的主要用来确定基因组整体的DNA甲基化水平。该方法主要涉及用来源于SAM的放射性甲基供体被甲基转移酶Sss1催化修饰到DNA样品之中。还有利用CpG位点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活性来区分DNA甲基化与否。近年来用来测量DNA全局甲基化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胞嘧啶甲基化特异性抗体富集甲基化然后用荧光定量法检测;还有用高效液相质谱结合UV(HPLC-UV)或者串联质谱直接定量甲基化胞嘧啶(LC-MS/MS) ;酶联免疫的方法(ELISA)以及使用短重复序列或者线性原件代表基因组的甲基化状态,然后其中的5mC可以用生物素-链亲和素(biotinstreptavidin)免疫法、ELISA或者焦磷酸测序来检测。

第二种:局部甲基化

全局甲基化分析方法最主要的限制在于其只能检测整体的DNA甲基化改变,而忽略局部的变化。然而,正是局部DNA甲基化的变化才是相对重要的,这是因为化合物带来的大部分效应都只体现在局部而非全局甲基化的改变。局部甲基化分析是指特异基因或基因组特定区域的甲基化谱式分析。

1
 
用甲基化敏感性差异的同列酶对来确定甲基化位点

 

起初利用甲基化敏感性差异的限制性酶切并结合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用来分析特局部甲基化状态。最常用的一对限制性内切酶是HpaII和其同列酶MspI。这两个酶都是识别CCGG并切割CG中间位置。但是,MspI是甲基化不敏感的,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发生甲基化均可以切割CG。而HpaII,当CG发生甲基化时不能切开CG(如上图)。

2
 
亚硫酸盐处理测序确定DNA甲基化位点

 

然而,能够在CpG位点水平分析局部DNA甲基化变化的最常用方法则是亚硫酸盐测序法。这一方法最初由Frommer描述并经过很多研究者的优化。其原理是亚硫酸盐可以把非甲基化的胞嘧啶C转换成尿嘧啶U,但对甲基化的胞嘧啶则没有影响。然后再经过PCR扩增并测序,从而区分这种转换的差异。测序确定甲基化的C依然是C,而非甲基化的C被转变成U,经过PCR扩增变成T(如上图3)。

其实亚硫酸盐处理后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比如COBRA法(组合亚硫酸盐限制性分析),即PCR扩增亚硫酸盐处理的样本,再经过限制性酶切分析;直接测序法;克隆测序;焦磷酸测序或质谱分析。甲基化特异性的引物的设计程序也有现成的,如Methprimer (http://www.urogene.org/methprimer)。如果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分析甲基化特异性的PCR产物则可以分析溶解曲线和Ct值的变化。还有一种基于PCR检测方法的变种,COLD-PCR,利用较低的变性温度来偏向性的扩增非甲基化DNA片段。

3
 
SA-HRP介导的显色反应来检测全基因组(A)和特定位点(B)的DNA甲基化

近年来研究者开发出了基于甲基结合蛋白(MBD)的快速显色分析法用以分析全基因组或者低丰度特异基因的甲基化状态。首先基因组DNA被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然后用Kelnow聚合酶和生物素标记的dNTPs(biotin-dNTPs)补平DNA的末端,之后用MBD的免疫磁珠分选,最后用链亲和素(SA)标记的HRP(辣根过氧化物酶)(SA-HRP)来定量分析甲基化DNA的量(如上图)。

第三种:基因组尺度的甲基化

 

1
 
AIMS(Amplification of InterMethylated Sites)

AIMS(Amplification of InterMethylated Sites)方法就是利用甲基化敏感的SmalI及其甲基化不敏感的同列酶PspAI酶切基因组DNA,然后连上接头进一步做全基因组水平的PCR反应。差异性扩增代表着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类似的方法如HELP (HpaII tiny fragments Enrichment by Ligation­mediated PCR),它利用的是HpaII(甲基化敏感)和其同列酶MspI(甲基化不敏感)。

2
 
MeDip(chromatin immune­precipitation of methylated fragments)

在全基因组尺度解析区域DNA甲基化变化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一种基于甲基化片段的免疫沉淀(MeDip)的方法。这一方法是利用抗甲基化胞嘧啶的抗体(MeDIP)免疫沉淀(IP)富集甲基化的DNA片段,然后再和芯片杂交用以鉴定DNA甲基化的位点(MeDIP-chip)。这一方法被用来绘制拟南芥、人乳腺癌以及人的主要组织复合物(MHC)的甲基化图谱。MeDIP-chip的方法对于绘制全基因组水平的甲基化变化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假阳性的问题需要使用局部甲基化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另外一种分析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变化的方法是利用甲基化依赖的内切酶McrBC把甲基化的DNA片段去除,然后通过芯片杂交和对照比较分析哪些片段消失了。最近,有研究者使用Infinium HumanMethylation27 Bead人甲基化芯片来分析疾病相关的DNA片段的甲基化变化。该方法是Golden Gate SNP基因分型分析方法的变种,因为目的位点SNP (C/T转换)就代表CpG甲基化的改变。

3
 
深度测序

进年来出现了一种极具希望、不但能精准定量而且分辨率可达到CpG水平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方法---深度测序。这一强大的技术被用来绘制拟南芥和人的甲基化图谱。这一方法也是利用亚硫酸盐处理然后连上接头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但是,和DNA甲基化富集再测序的方法相比比较昂贵,这也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最近出现一种称作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 single­molecule, real time sequencing)的方法,这一方法是把荧光标记的核苷酸掺入DNA的互补链中。碱基掺入动力学的差异可以用以区分表观遗传标记,比如甲基化、羟基化等,从而跳过了亚硫酸盐转换的步骤。

 DNA甲基化动力学研究工具

在过去几年,DNA甲基化研究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大热门。在哺乳动物体内,DNA的去甲基化是有TET介导的5mC(5­methylcytosine)氧化成5hmC(5-hydroxymethylcytosine,5羟甲基胞嘧啶),5fC (5-formylcytosine,5甲酰基胞嘧啶)和5caC(5-carboxylcytosine,5羧基胞嘧啶)。对此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检测方法:一种是亚硫酸盐处理非依赖方法检测,另外一种是甲基化辅助的亚硫酸盐测序法

第一:亚硫酸盐处理非依赖方法检测

亚硫酸盐处理非依赖方法检测全基因组水平的5fC。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标记5fC,并偶联生物素用以富集,然后连上接头并用二代测序技术来鉴定5fC位点(化学标记的5fC在PCR过程中会转变成T)。

第二:甲基化辅助的亚硫酸盐测序法

这一方法是用来在单碱基水平检测5fC和5caC。其原理是在亚硫酸盐处理之前先用基于SAM的甲基转移酶M.SssI处理DNA(这样非修饰的C就转变成5mC),然后再检测5fC 和5caC。一种改进的方法叫做RRMAB­seq(reduce-representation MAB­seq),这一改进可以提高CpG区域的覆盖率,降低成本。

 

在过去30年,研究DNA甲基化改变的技术在稳步的发展,其研究方法也从最初忽略局部改变的全局DNA甲基化研究发展到了针对某个特定基因或基因组区域的可靠定量化的甲基化分析。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极大的降低了基于DNA测序技术甲基化研究的成本,这使对DNA甲基化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室变得越来越流行。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测序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对全基因组所有的CpG位点进行分析会变得可行。然而,其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数据的大量产生,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也变得必不可少,特别是对于基因组尺度的研究尤甚。

核酸提取专家:www.ex-dna.com